文化是大道,文学却是小道。
内涵相差悬殊,作用、影响力也悬殊得很。这样说似乎还有些抽象。梁实秋先生说,有些事半天说不清,就用关键词造个句子,或者用几个比喻,就知道谁是爷,谁是孙子了。不妨如法炮制: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,文学是软实力上的一根肋巴;文化可以强国,文学只可以为这一浩大工程敲锣打鼓,鼓劲造势,摇旗呐喊跑龙套;文化是爷,文学是孙子辈。
当然,这里说孙子,仅限于文学和文化的辈分,而不是真孙子。这年头,孙子值钱,孙子吃得香,文学这个庶出的旁门,岂能轮得上!
文学幸运过吗?不是有“文以载道”、“文以明道”、“文章货与帝王家,换得身前身后名”、“半部论语治天下”吗?
那不是文学的幸运,那是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老神经,二两猫尿把头烧大了,忘了自己的来龙去脉,拿上文学当文化,孙子沾了老爷的光。
朽笔造粪,腐儒误国;文籍虽满腹,不如一囊钱;万言不值一杯水。
文学倒有很多落魄的时候。
屈原抱着大石头跳了江;李白斗酒诗百篇,风光一过,好像混得很不开心;老杜诗人,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,一辈子把自己弄得黑瘦黑瘦的;苏东坡十年生死两茫茫,六、七十岁的人还在吃劳改饭;至于后面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、忧郁愤懑的陆游、难得糊涂的郑板桥,包括写下文学经典《红楼梦》的老曹作家生前混得就更难说了。
落魄文人、落魄诗人、落魄作家、落魄秀才,谁听说过落魄商人、落魄官人、落魄嫖客、落魄强盗?
扯淡了,扯远了,回到正题上吧。
正论是:文学是小道。
文学这个小道,从属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”,和当医生、教书、钉鞋、修车、蹬三轮、跑出租、大街上给娃起名字,都是一种行当,都是一种社会角色。
不要给它太高的期望。老师的儿子、学生可以当皇帝,但现下的自己绝不是皇帝;人人都想当官,王侯将相宁有种乎,这话说得慷慨千年,弄起事来却没成什么气候。
绝不是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甚至救世主。世事变了,一本书、一篇文章连随地吐痰、张口骂娘都阻止不了,更不用说拯救人的灵魂了。
也别指望文学养家糊口。人家莫言、贾平凹糊口,小康了,那是个例,让广大人民都去做这个中国梦,非“饿死那些狗日的诗人”和他们的家小不可。
选择文学,直面文学小道,冷静的态度是:搞准自己的位置,不头大,不膨胀,不自欺,不自弃。爱干,安心小道,苦守寂寞,平心静气地去做;不干,拉球倒,跳舞唱歌打麻将或在街上看狗咬狗都行。
如此而已。
2013年12月6日
评论